UKuni张同学
本科:清华大学
Offer: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
GPA:3.75
IELTS:8
Final Decision:牛津大学
“你这跨专业申请?”“想都别想咯”
虽然从小到大我的理科基础都很不错,高中时化学也是我最擅长的一门学科,但填志愿时,想要学化学的意愿并不是特别强烈,但是父母觉得学擅长的学科会好学一点,所以最后因为我自己目标不是特别明确,在父母的要求下我选择了他们想让我去读的化学工程。
学了两年后就发现自己是真的是不适合也不喜欢,闲暇时间我会去别的院系旁听。那时候去旁听金融啊管理啊这些商科的课,还是觉得很有意思,又唤起了我对金融方面的兴趣。
高中那会儿跟着好基友没事就在模拟盘玩一玩,因为他爸爸平时闲着没事就搞搞期货,好的时候一天几千上下,差的时候也差不多亏几千,我们看着他操作对这个产生了兴趣,后来高三就直接实盘。我们俩还商量着说要一起考上金融,但是造化弄人,他保研去了软件工程,我则去了化学工程。
可能是我喜欢冒险,天生一个冒险家精神去看大很多事情,相信自己的判断,金融用哲学范畴来说那种不可知论的范畴一个人去大胆的尝试是多么一件刺激的事情,冒险岛永远是那么神秘而令人着迷,然而我觉得经过自己的钻研什么的,其实觉得它更有趣了。
慢慢的,我开始有了跨专业留学金融的想法。当然这意味着我的竞争力不如商科相关的学生。所以我需要在标化成绩等其他方面更加努力。那时候还要说服父母,刚开始我还挺不自信的,始终有一种半路出家的感觉。而且我对于自己的留学目标院校选择定位也比较高,所以在申请的过程中我放弃了申请保底的学校,留着申请G5等难度比较高的院校。
但是了解过的人都知道,想要申请是特别难的。在申请季前,我兜兜转转找了好几家留学机构,都建议我增加一些保底校,觉得以我的情况去申请成功率不高,不过我一直坚信通过努力,梦想并不是遥不可及。
英国顶尖学校的全球声誉还是非常好的,加上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有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的国际银行和金融机构总部或办事处、分支机构,所以从就业前景来看,英国的金融类专业还不错,毕业生大多在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行业工作,而且升职加薪较快。我希望可以在英国读研阶段接触到世界上最先进的理念,获得最新的行业知识。
申请剑桥的难度要比申请牛津要难?
选校的时候,我对于自己的定位比较高,所以留学目标院校我选择申请G5等难度比较高的院校。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所以我想申请牛津、剑桥、LSE和UCL。
然而,身边的同学和我说难度很大,成功率不敢保证。一个A-Level在读的表妹和我说她们学校现状是基本没人敢去申剑桥经济系,去年有一个很厉害的学姐尝试了一下被拒了,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中国人录取的相关信息。我搜索了一下,有人说官网上给出的录取率是七分之一,我觉得并没有这么吓人吧......也有人说每年都有不少被剑桥拒了的学生,结果被牛津录取了,但是呢英国好像禁止学生同时报剑桥和牛津。网上信息也不一定可信,众说纷纭,没一个准儿。听取了之前留学过的申请过的学长学姐的意见后,确实感觉,剑桥的申请难度比牛津大学难好多。
牛津的话没有纯金融硕士,也就是说它没有Masters of Finance(MFin),但是有Masters of Financial Economics(MFE)。MFE里面不止有MFin里面的一些内容,还有偏经济的课程,比如说计量经济学。
剑桥和牛津比较加分的当然是他们的名气了,但是除这点之外,剑桥也有一套非常完善的incubator和accelerator计划,对将来想要自己创业的人吸引力还是非常大的。牛津相对而言比较学术,虽然近几年也在开发自己的创业部门,2018年年初刚刚推出了自己的incubator and accelerator项目,还是在发展和完善之中。
对比下来,牛津的MFE对我不想完全学金融的人来说是个比较好的选择,因为毕竟是跨专业申请,加上申请剑桥难度比较大,我放弃申请剑桥,转而把牛津大学定位第一目标。
重要的文书积累及时间规划
在读本科期间,我也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比如模拟联合国, 我有参与一些英文会议,与外校代表做联系安排,担任志愿者等;也因为喜欢影视文化,参加了话剧社,从台前表演到幕后协助等都有参与过;我也参加过一些实验项目,担任过教授的助理协助项目数据的整理;也有很多获奖经历......
这些经历中既有兴趣使然,也有机会使然。而真正对我申请有帮助的还是我决定转专业申请金融相关专业后,针对性去找相关类型的工作,国开证券(国开行亲儿子,排名二十以内)的投行部质控组的实习,实习前boss说有机会到投资部做二级市场的实习的轮岗。虽然说国开证券排名中上,但还不是顶级券商,即使后期转到投资部做二级市场,国开的影响力较为有限。但是通过这份工作极大地增进了我对金融这块的更多了解。
这些或大或小的经历可以说都是我丰富文书、体现软背景的良好素材。在计划整个文书的逻辑时,其实我也是想了很久,要如何把最好的自己更好地展示出来呢?我想到两个关键点,毕竟是跨专业,我需要阐述我为什么想跨专业申请金融专业,实习、社团活动还有之前对金融方面的研究通通写进去,体现我一直都对金融这块感兴趣。
第二个就是我为什么要来申请英国的这些学校,在寻找这些答案的时候,我回忆过去的社团或实习经历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惑的问题,其实是有很多的,比如关于专业术语的来源、实际操作性等。
这些东西是我之前没想到可以在文书中写出来的,通过一步步挖掘,在阐述这些经历体现了我相关背景的同时,还能进一步凸显出我去海外深造的必要性,一环扣一环的紧密逻辑让我对自己逐渐有了信心,在申请上也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之所以没有申请BA、经济学,是因为很多经济学的项目是偏研究型的,有科研背景的申请者会大大加分,而我在科研经历方面比较欠缺,感觉去申请的话会是弱势。比起大多数人,我不用担心雅思考试,雅思7.5早过关,后来我不甘心刷到了8分,所以在语言考试这块没有花比较多的时间。那也就意味着我可以更加有条不紊地准备PS等其他的申请材料了。
记得邮箱里收到牛津标着“申请结果”的email,我怀着点进去瞅瞅拒信的心态,当offer的字样呈现在我的眼前时,着实让我愣了几秒…… 现在想想,还是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DIY留学的确是个费时费力的过程,因为没有中介的那些资源,所以一切的资料都得你自己搜集,你要自己查询申报流程,要知道怎么写PS,要自己搜集留学院校的最新信息,同时打听各个院系的招生官口味,从而有针对性地修改文书,再是之后的面试等一系列的繁琐步骤,你都得清楚。
虽然说第一次申请缺乏经验,还好那时候有身边老师学长同学的帮忙,当然更多是自己的努力。如果因为定位错误或者准备不足还会增大落选的几率,这对我来说是致命的。
现在的留学资讯这么发达,想自己DIY并不难,真正难的是,你能否保证自己申到好学校,而想要保证自己能申请到好学校,就是你接下来三年需要做的,提升自己的硬实力和背景,及时了解学校官网资讯。
一轮申请下来之后,我很感激自己当初并没有放弃。我觉得就是要抓紧时间学自己喜欢的东西吧,别畏惧什么跨专业申请很难,更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