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到底应不应该过圣诞节?

中国人到底应不应该过圣诞节?

伴随着平安夜的临近,“中国式圣诞节”已正式载入百度百科,圣诞节已成为一个非常受大众欢迎的节日,然而中国并不是一个宗教国家。近日,清华北大10名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认为是中国人就不应该过圣诞节。到底身为中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

中国学生的圣诞节

正方观点:《中国人就应该过圣诞节》

文/董克平

朋友打来电话,说他回英国了,一家人都回去了,明年年初回来,到时候一起聚聚。朋友是英国人,回去是和父母一起过节,过西方人基本上都过的那个圣诞节。这个朋友来中国已经有20年了,刚来的时候是一个单身汉,那时过圣诞节,他会留在北京,然后招集一帮朋友在他的公寓里过节,喝酒、吃火鸡和圣诞布丁。记得那个圣诞布丁用了大量的黄油和威士忌酒,当然还有鸡蛋和白糖,吃起来味道怪怪的,火鸡肉也没有咱们的鸡肉好吃,不过那种温馨的、带有宗教气氛的过程让我记忆深刻。后来他结婚了,再后来陆续有了三个孩子,过圣诞节的时候,他就要回英国了,连同妻子和孩子。大概是人的年纪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对家、对传统的理解与年轻的时候、单身的时候不一样了,不可避免的开始了向传统的回归。

圣诞节

外国人如此,我觉得中国人也差不多。年轻的时候对春节呀、中秋节呀还不太重视,年纪大了一些,也就知道要在这样的时间里和家人父母聚在一起过节的。有些事情、有些情绪,是渗透在骨子里的,到时候就会泛滥上来;不到时候,就是你强调也还是没有什么作用的。曾经有人号召中国的年轻人拒绝圣诞节,还打着什么拯救国人信仰的旗号,想想真是可笑。明明是自己想搏出位,偏偏还要拉上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旗。

中国圣诞节

弘扬传统,拯救信仰,绝不是靠拒绝西方节日就可以的。过了西方的节日,不一定有信仰的危机或者迷失。既然是改革开放,既然是要做国际公民,知道一些、懂得一点西方的传统、西方的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年轻人喜欢追求时尚,在西方的节日里用自己的方式玩乐一下有什么不好?无非是给自己找乐么,和信仰没一分钱关系。过了圣诞节就不过春节了?我看未必,否则我们就不会有什么春运了,也就不会有放不放鞭炮的争论了。

中国人还是要过春节的,春节对中国人来说其隆重和热闹以及其象征意义是远远超过圣诞节的,这是摆在那里、谁都看得到的事实。过节无非是个乐和,和信仰无关,更谈不上拯救。要说信仰危机或是什么,那不是圣诞节的过错,而是其他方面的原因。信仰危机的出现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政治的大变化引发的,在1976年4月达到了一个高峰,那一年天安门广场出现的标语和诗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那个时候不要说洋节了,连春节过的都简单的不行,那还有什么圣诞节?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胡适之先生的那句遭到无情批判的话语:“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对于那些提出拒绝圣诞节的人们,这句话依然是语重心长呀。

中国圣诞节

在中国过节的主题是家庭,于是一家人去了父亲家。母亲走了以后,基本上每个周末都要带着女儿去父亲那里。父亲今年85,年纪大了,很是喜欢他唯一的这个孙女,女儿也乖巧,把爷爷逗得大笑连连。简单吃了中饭后睡了一会,醒后到菜场买菜。利用做晚饭前的一点时间看完了最新一期的《头等客》。晚饭妻子和我一起做的:用红烧肉炖了白菜,炒了虾仁豆腐、菜椒炒鸡腿肉,临时加了一个虾米皮炒胡萝卜丝,用花椒炝锅,炸香虾米皮后放入葱丝煸炒,然后加入胡萝卜丝炒熟。味道不错,最先吃完的就是这个胡萝卜丝,美味伴随着亲情,欢乐又温馨的一天。

血缘与宗亲是骨子里的,真不是过什么节就能改变的。

反方观点: 《 不是基督徒的中国人,你过的哪门子圣诞?》

近十年来,每逢年底,在中国的大中城市,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圣诞,这个中国人曾经陌生的只在电影中看到的节日,成了中国人重视程度很高的一个。某种程度来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对鞭炮的限制,以及休假旅游的增多,圣诞几乎跟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春节——平起平坐了。

中国人排队过圣诞节

说起圣诞,眼下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都能如数家珍的说出平安夜、圣诞夜、狂欢夜,知道圣诞纪念的是耶稣的诞辰,知道有圣诞老人,知道应该弄棵树,挂上漂亮的彩灯、礼品包,知道那只袜子。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星期,许多的年轻人三五成群结伴到酒店、酒吧甚至教堂参加圣诞庆祝活动,甚至不少年轻的父母带着年幼的孩子也参与其间,体验异域文化带来的不同概念的享乐。

最早在中国有圣诞这个概念,缘于十九世纪,传教士把基督教引入中国。而在此后的百余年,由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并不广泛,使得圣诞的庆祝也没有在中国形成气候。近十几年来,先是在中国工作的外国基督教徒增多,为了让他们有机会的场地度过这个节日,才促使圣诞节活动逐渐增多,随后,更多的中国基督教徒和非基督教徒也加入进来。

对于商家来说,假日经济是近年来最大的黄金增长点,无论五一、十一还是春节,都成为商家以及服务行业攫取利润的重点。而当这些传统节日的蛋糕被分割完毕,商家就瞄准了类似于圣诞这种新兴的、未被彻底瓜分的利益增长点。于是,圣诞概念成为一种新的炒作对象。

天安门广场圣诞老人

拿圣诞的主要参与人群来说,这些青少年也许对基督教有点兴趣,也许就是跟着掺和,他们未必知道耶稣是哪国人,他爹娘又是何许人,他究竟是不是12月25日出生。他们对这个没兴趣,感兴趣的只是能够掺和掺和,乐和了和。说白了,圣诞不过是以商家盈利为目的,以无良媒介炒作为手段,以懵懂青少年为主体,以起哄凑热闹的心情参与的一个闹剧。

深层次的研究一下,圣诞火爆的缘由还有这么几点:一、中国人严重缺乏信仰。伊斯兰教徒就绝无可能庆贺圣诞,佛教徒也不会参与,只有没有信仰的人,才会去庆祝无关教派的节日。二、贪大崇洋的心理在中国作祟。圣诞几乎遍布世界,此谓大;圣诞是欧美流行的,此谓洋。第三、中国人背离传统的现象严重。春节逐渐被淡化,而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更不值一提。

可见,有各种各样的前因促成圣诞在中国大行其道。但实际上,还是基督徒的节日,跟大多数中国人无关。有种说法,圣诞已经不是宗教节日,而是不分民族不分国家的全世界的节日。这种说法,恐怕也只有基督徒和受基督教影响较深的人才会认同,穆斯林就坚决反对并驳斥了这种论调。在中国,即便是热衷于圣诞游乐的人群,也未必认为圣诞不是宗教性节日。

且不论圣经是否伪造,也不论耶稣这个私生子的来历,单从试图把一个人的生日作为全世界的节日来说,已经足够荒诞。而作为那些一不读圣经,二不做礼拜的中国人,去庆贺这样一个自己不崇拜的人的诞辰,难道不是更荒唐吗?

中国人圣诞节消费

单从消费和娱乐的角度,多一个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好事。既可以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又能够让百姓感受异域文化,多一种娱乐消遣方式。但是,从信仰和传统的角度,圣诞,对于中国人来说,又算是什么节日呢?中国人,除了基督教徒,别的人又何必对圣诞津津乐道呢?

那么,不是基督徒的中国人,你过的哪门子圣诞?

过不过圣诞,圣诞节都已经临近了,这可能是许多留学生第一年在外国过圣诞节,也许你正在享受出国玩耍的精彩,也有可能在暗无天日复习与论文中度过,也有可能感受远离家乡,一个人过节的酸楚。你的圣诞节怎么样呢?不管如何,都祝你平安夜快乐,天天开心,这个圣诞节,我们陪你走过。

致——值得你一生留念的圣安德鲁斯大学!
边上课边工作?带你细数那些带实习的英国大学硕士课程!